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中哲文化 > 理论文章 > 电子招投标现状与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影响分析

电子招投标现状与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影响分析

  • 文章来源:中哲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
  • 发布日期:2018-05-08 00:15:38

电子招投标现状与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影响分析

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、“互联网+”的深入推进,以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为特征的信息技术,已经改变了商业、金融甚至产业的发展模式。招标投标必将完成从传统向电子化的跨越。近年来,国家从立法层面连续出台政策,助推电子招投标行业蓬勃发展。电子招投标在各地区、各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,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,相关配套技术标准与规范更加完善。

一、电子招投标现状分析

1、电子招标投标发展历程

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》实施之前,各地区对电子招投标已有初步探索和研究。1999 年外经贸纺织品配额招标中,我国首次使用电子招标方式。

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》中明确规定“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”。2013年2月4日,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《电子招标投标办法》、《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》,确立电子招投标的法律地位。2013年7月3日,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《关于做好〈电子招标投标办法〉贯彻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出台,推动了我国电子招投标工作,成为我国招投标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为了大力发展电子化招标采购、促进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、提高招标采购效率和透明度、降低交易成本、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和交易大数据在行政监督和行业发展中的作用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、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2017年2月23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以发改法规〔2017〕357号下发关于印发《“互联网+”招标采购行动方案(2017-2019年)》的通知,电子招标投标已成为招标投标领域发展新趋势。按照既定目标,2018年,各级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实现互联互通,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实现高效协同共享。2019年,覆盖全国、分类清晰、互联互通、资源共享的电子招标采购系统,实现招投标行业向电子化、信息化转型。

2、我国电子化招投标存在的问题

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电子招标采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,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一是电子招投标建设标准不够统一。目前,我国电子招投标在技术、管理和业务上存在较大差异,系统建设、安全认证、流程操作甚至文本格式等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。二是发展不平衡,地区和行业认识不尽一致,全流程电子化程度还不高,监管电子化明显滞后。三是运行不规范,有些平台交易、服务和监管职责不清,存在管办不分、行政垄断以及交易平台市场化程度不够的问题。四是资源不共享,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不够,“信息孤岛”问题依然突出。

二、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影响与机遇

1、电子招投标对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的影响

2018年3月27日,国家发改委公布《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》,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。意味着,2018年6月1日,执行了18年的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》(国家发展计划委第3号令)将正式废止,进一步缩小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范围和标准。以上变化,都意味着非标项目将增加,招投标行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,招标代理机构面临着转型升级。看似是坏事,但其实是好事,这个行业将借助互联网电子化迎来新市场。

经过十多年发展,电子招投标在我国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,但电子招标采购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,经济社会效益逐渐凸显。电子招投标已从早期的网上发布招标公告、公示中标结果,逐步发展到整个招标过程全部实现电子化。各地的实践表明,实行电子化招标采购以来,交易效率大大提升,节资率明显提高,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透明。

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理论,一旦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(服务)无差异,质量差别小,同时有可替代的新产品(服务)出现,这时行业进入衰退期。招标代理行业早已进入同质化竞争,电子招标投标又以先进的交易技术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强力推进,即将在2~3年内替代传统招标代理服务。不难判断,招标代理行业目前正处在成熟期与衰退期的拐点。

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,市场化的改革不断冲击着招投标,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规模和范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灵活性。

2、招标代理机构的应对措施

第一、提升专业化水平

电子招投标系统应用后,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快速、准确的辅助招标代理机构完成多项工作,工作效率大大提高,时间充分节省。招标代理机构可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和富裕时间,建立、夯实信息库,提升招标专业化水平。一方面,建立投标人信用库。招标代理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数据沉淀,通过电子化手段建立、健全投标人信用库,强化自身专业优势。另一方面,扩充评标专家库。评标专家库直接体现一个招标代理机构的评标能力水平。招标代理机构应按专业划分建立、扩充评标专家库,对满足资格要求的专家进行分类和整合。  

第二、提供差异化、增值化服务

面对同质化、低价化的同业竞争,招标代理机构采取可“稳住中间,延伸两段”的总体发展战略,即一方面提升服务层次,提供招标代理差异化服务,一方面提供招标业务咨询、造价咨询和项目后评价等增值化服务。首先,招标代理机构应向深层次了解、发现招标人需求,把精力转移到策划招标方案、搜集市场信息、优化招标人采购体系等重要工作上,逐步提升服务层次,由程序性服务向管家型、顾问型的服务方向拓展,为招标人提供招投标领域的差异化服务。另一方面,招标人自主招标的正在逐步增多,但由于受到内部招标人员不足、专业水平有限等因素的限制,招标人对招标咨询业务存在大量需求,招标代理机构正可凭借自身优势开拓该项增值业务。这种招标咨询业务不仅包括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宣讲、招标文件的编制要点等知识培训,也包括投标人资格条件设置、标段划分、异议质疑的处理、特定评标专家的选取等实践操作事项的咨询。同样,招标代理机构还可向工程造价、项目后评价等领域开拓业务,实行相关多元化发展。  

总之,随着电子招投标时代的到来,审时度势,电子招标投标在倒逼招标代理行业呼应“互联网+招标采购”的同时,也为招标代理机构自身创新发展带来机遇。把电子招标投标带来的短暂压力转换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,以新思维、新技术、新手段再造业务流程,创新招标代理服务模式,提升招标代理信息化水平,是招标代理机构适应当前、着眼长远的企业发展策略。

 

相关新闻:
上一条:第一页
下一条:最后一页